当代教育论坛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671-8305
国内刊号:43-1391/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49796 人次
 
    本刊论文
情境创设 精彩生成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实施,教学情境的创设已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多教师都注重通过“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情景”,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情境;数学化;有效性;思维火花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本能及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及时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进入到较为理想的求知思维状态。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有挑战性”的数学更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中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有效的数学情景,让一个又一个贴近学生认知、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的探究能力的问题,引领学生自由表达,富于想象,乐于探究。
  一、提供“探索情景”,让学生“创造”教学
  小学生的特点是:“求知欲强,但学习不刻苦,注意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小学生能主动参加到获取数学知识的这个过程中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要不断给学生“有趣”和“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探、自由地想、自信地说。在充满情感和智慧中,让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中,首先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并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学生有许多大胆的猜测。我结合课件动态的演示,让学生确信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然后我再提出:“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和宽究竟有什么关系?”在任务的驱使下,引导学生观察了三个长方形的长、宽和它们的面积,兴奋的发现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的乘积正好等于它的面积。我及时的把握住这一信息,提出那其它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由“长×宽”来计算呢?为什么长和宽的乘积就等于的面积呢?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学生用很迫切的心态分小组验证这个过程。公式是刻板的,而公式的再创造过程却是灵活、生动而有趣的。在探究过程中将学生最大限度的投放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让学生亲历“做教学”的过程。满足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设置“操作情境”,让学生体验教学
  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使学生获取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教师对“操作情境”的设计绝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操作要注重时机,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的时候,抓往它。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课中,“圆盘中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这个结论对学生而言,是对可能性的认识从定性到定量,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学生似懂而非懂,如果此时一笔带过学生的数学思维会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面。我在此时设计了一个验证性的操作,分小组进行,大家实实在在的操作,做好记录,将全班的实验结果统计在一起,全班共做1000次实验,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次数在500次左右,实验次数越多,实验的结果越准确。学生通过操作,对这个结论有了较深的理解。操作要有序,感知的对象要明确,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如在学习几何形体时,可以指导学生用铁丝围成几种常见的几何形体。让学生积极的亲身体验,自我感知,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重视“交流情境”,让学生分享数学
  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和乐于交流的学习习惯。但合作交流绝不是一种形式,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这已经失去了合作的意义。合作应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学《统计》这一课中,课件播放出一个十字路口车辆的通行情况。我先让学生统计出:“1分钟内通过十字路口的摩托车的辆数。”学生轻易做到了。我再让学生统计出“1分钟内通过十字路口的小轿车、公共汽车、货车各有多少辆?”学生开始手忙脚乱起来,统计出的数目也各不相同。我问学生:“怎么办呢?”学生主动要求小组合作,一个人统计一种车,顺利解决了问题。有了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师应经常提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为了使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行之有效,教师应定期对小组成员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评”和“小组评”以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发挥每一个学生在讨论中的作用,成为合作学习的亮点。
  四、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小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数学因素存在,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生活中问题才是最终目标。教师首先应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教师也可尝试开展数学课外活动课,寻找一找适合小学生参与的“好的问题”,这需要老师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地收集、编制、改造一些数学问题或建模问题,让学生参与。如在学习了正比例的知识之后,提出“要知道校园里最高的大树到底有多高,该怎样办?”组织学生上一节数学活动课,学生通过测量发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长度和影长成正比例这一结论,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全过程。这样,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地进入了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使学生体验到身边“熟悉的风景”中蕴涵着许多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是多么地有趣和有用。总之,生活中的无数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数学将不再抽象难懂,它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充分体验数学的生活应用,使数学知识内化到学生的生活当中,领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情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创设合适的情境,既能改进数学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从而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张扬,学生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因此,我们的教育能不能使学生有效的从面对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这无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追求的目标。让我们从课堂教学入手,从创设情境开始努力吧!
  【参考文献】
  [1]西南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1―6年级教科书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当代教育论坛》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当代教育论坛》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